《教育文化论坛》杂志社
首页 > 期刊导读
 
/ / /
 

编辑素养与工匠精神的相关研究

 
来源:教育文化论坛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22
 
网络科技和移动端多媒体的发展使得传统的编辑出版行业遭受重创,身为编辑人员,如何在激励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是当前必须着重考虑的问题。鉴于此,编辑人员应该迎合市场趋势,通过不断提高个人的职业素养来为广大的读者提供高质量的阅读服务。在提升个人职业素养的同时,编辑从业人员也应该充分发挥工匠精神。 1 编辑应该具备哪些素养 1.1 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 在互联网媒体没有兴起时,传统媒体不仅是舆论的主导者,同时也丰富了广大的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结合心理学理论可知,人虽然具有很高的主观能动性,但是周边环境仍然会对其产生影响。由此可见,高质量的文化可以丰富大众的精神生活,而低质量的文化服务则会荼毒大众的思想。基于此,作为编辑行业从业人员,一定要深刻把握政治意义,编辑和出版一些高质量且富有正能量的文化作品,用优秀的文化来提高大众的综合素质。所以,良好的政治素养是一个优秀编辑必须具备的品质。 例如编辑行业从业人员在在出版和审核作品的过程中,首先应该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目标,端正自己的政治态度,比如所审核的作品中出现严重的极端主义思想时,应该始终坚持自己的政治立场。其次,随着网络媒体的兴起和发展,导致编辑所面对的信息含量越来越多,鉴于此,编辑人员在出版和审核一些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文学作品的品质和内涵,将一些内容低俗、庸俗的作品过滤在审核之外。最后,身为编辑人员,要正确认识个人利益和社会效益的辩证关系,在出版和审核作品的过程中,不能过分注重个人效益。比如在出版一些作品的过程中,编辑要考虑到该作品出版后可能引发的社会反响,不能为了金钱盲目出版作品。 1.2 具备良好的精品意识 传媒类作品虽然具有一定的市场价值,但是其本质上属于文化类产品。结合前文可知,传媒类作品质量的高低不仅会对读者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一些具有正能量的传媒类作品还可以提高大众的个人素养。鉴于此,从事编辑出版行业的人员一定要采取多种手段提高传媒作品的质量。综合来说,高质量的传媒类作品具备以下几个特征:1)高质量、精美、简洁的外部包装,众所周知,精美的外部包装可以吸引读者的眼球;2)优秀的内容,高质量的作品除了拥有良好的外部包装之外,还拥有丰富和精彩的内容,那些经得起时间考验和定位准确的作品不仅可以获得良好的口碑,同时还受到读者的青睐。鉴于此,编辑行业从业人员一定要具备良好的精品意识。 例如编辑在对传媒作品的质量进行检验时,一定要对其内容进行检验。比如可以按照该作品所反映的核心价值观和其中的思想内涵为标准进行检验,对一些核心价值观不突出或者崩坏的作品进行修改或删减。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繁荣文艺创作,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加强现实题材创作,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除了对出版作品的内容进行把关之外,还要采取多种手段提高传媒作品的质量。以图书出版为例,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部分编辑从业人员人员盲目追求市场经济效益,不重视图书作品的质量,从而导致一部分质量差且内容差的作品流入到市场销售之中。基于此,身为编辑行业从业人员,在出版和编辑作品时,要始终坚持精品意识,通过提高作品的质量来赢得市场和读者。 1.3 具备优秀的创新精神 创新一方面可以大幅提高传媒作品的质量,同时也是推动传媒行业发展的原生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如果想要实现伟大复兴,就必须坚持创新,只有通过源源不断的创新,才能够推动国家发展。”传媒行业也是如此,当前,在互联网媒体的冲击下,传统媒体的未来无法预期,鉴于此,传统媒体行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开辟一条生路,就必须做好创新工作。对于图书出版编辑而言,创新意识尤为重要,原因在于出版工作的专业特点,即向大众传递新思想和新知识,这也就要求,编辑应当与时俱进,从图书出版的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入手,齐头并进,才能发挥一个优秀编辑应有的作用。 一是要提高对于图书出版的创新意识,认识到当今图书出版业对出版工作的创新性要求,避免因循守旧的固有思想,不要以编书匠作定位,编辑要参与到图书前期后期的所有工作中,创新意识也应贯穿全过程。二是编辑应对图书内容更加关注。读者购买图书,往往看中图书本身的内容,而非各种噱头和包装,因此,编辑也应本着内容创新的理念组织工作。三是要求编辑在图书的包装以及装帧设计上下功夫。尽管我们要求编辑应以图书内容为工作的核心,但这并不意味着放弃图书本身的外在设计。图书的装帧设计是一种直观的外在表现,具有美学价值,同时,外在也能承担表现图书内容的功能。另外,从市场营销的角度考虑,一个好的图书装帧设计,往往会第一时间吸引自己的读者,从而激发潜在读者的购买欲望。图书市场上的图书设计千姿百态,大部分有趋同之势,因此,想要从图书装帧领域突出重围,必须以创新思想为引领,在每个细节之处,做到尽善尽美。一言以蔽之,图书出版的永恒驱动力就是创新,而创新,也是图书出版对编辑的要求与期待。 2 工匠精神 2.1 工匠精神的概念界定 工匠精神是一种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象征,要求各行各业的从业者,都应热爱本职工作,像匠人一样完成工作任务。具体到图书编辑工作,业界已经形成了这样的共识,即编辑应当事先选定一个或者两个编辑领域,然后基于自己所学知识,持之以恒解决工作上的难题,它是一个并不断吸收新知识,实现个人成长,业务不断精进的过程。 2.2 编辑发扬工匠精神的意义 图书是作为一种古老的记载文化知识的有形载体,延续至今,更需要每一个编辑人悉心呵护,发挥工匠精神,不辱使命。新时代人类文明的进步,需要不断地向社会推出优秀的传世之所,这更需要具有工匠精神的编辑勉力。当然,不可忽视当前出版压力的加重,给编辑的工作带来一定负面影响,比如为了应对出版速度,需要考虑牺牲精益求精的时间。但是,作为文化传播的把关人,编辑们一定要固守自己最后的底线,不能“乱花渐欲迷人眼”,忘记最初的心,一定要以工匠精神,细细研磨图书内容,不容一分一毫的懈怠。 2.3 发扬工匠精神的有效策略 要成为一个优秀编辑,发挥匠人精神,需要编辑拥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这是首要要求。编辑的工作对象就是图书,一本新书的诞生,需要编辑不断地取舍,提出建议,发现错误等,具有较高的文化含量,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编辑如果不具备相应的文化知识,是难以做到得心应手的。博览群书是提升编辑文化和职业素养的有效途径,通过持续有效地吸收新鲜知识,定时更新自身的知识数据库,可以帮助编辑灵活地应对工作内容。编辑的工作具有琐碎杂乱的特性,很容易在繁杂的工作中失去对工作的热情。工匠精神有助于提高编辑对工作的专注。编辑要习惯做幕后英雄,怀着一颗奉献之心,献身于编辑工作中。对于广大的读者而言,他们最关注的往往是图书的内容,然后就是图书的作者或者出版社,但是,对于在幕后默默审核图书标点符号和字体错别字的编辑们,很少会有人主动关注,甚至有许多人根本不了解图书编辑这一职业。然而,图书出版行业缺失了编辑是难以高效健康运作的,这是一份不可或缺的职业。 3 结语 图书是知识传播的重要载体,是文明记载的必要介质,而一本好书,更是人类精神的食粮,具有穿透时空的影响力,影响后世。一个图书编辑,看似微笑,其实它在图书出版和文化传播事业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每一个编辑人,对此都要有清醒的认识,并不断地向社会提供优秀书籍,赋予职业荣誉感。图书编辑虽然艰辛,但其中的快乐又不可为外人道也。总之,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编辑工作上发光发热,实现人生价值。 [1]吴科旭.工匠精神与技能型人才职业素养:诉求、价值与路径[J].继续教育研究,2018(1):87-90. [2]詹杏芳.工匠精神视角下青年期刊编辑职业素质提升研究[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8(3):118-121. [3]方贵京.论编辑素养与工匠精神[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8(1):167-168. 网络科技和移动端多媒体的发展使得传统的编辑出版行业遭受重创,身为编辑人员,如何在激励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是当前必须着重考虑的问题。鉴于此,编辑人员应该迎合市场趋势,通过不断提高个人的职业素养来为广大的读者提供高质量的阅读服务。在提升个人职业素养的同时,编辑从业人员也应该充分发挥工匠精神。1 编辑应该具备哪些素养1.1 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在互联网媒体没有兴起时,传统媒体不仅是舆论的主导者,同时也丰富了广大的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结合心理学理论可知,人虽然具有很高的主观能动性,但是周边环境仍然会对其产生影响。由此可见,高质量的文化可以丰富大众的精神生活,而低质量的文化服务则会荼毒大众的思想。基于此,作为编辑行业从业人员,一定要深刻把握政治意义,编辑和出版一些高质量且富有正能量的文化作品,用优秀的文化来提高大众的综合素质。所以,良好的政治素养是一个优秀编辑必须具备的品质。例如编辑行业从业人员在在出版和审核作品的过程中,首先应该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目标,端正自己的政治态度,比如所审核的作品中出现严重的极端主义思想时,应该始终坚持自己的政治立场。其次,随着网络媒体的兴起和发展,导致编辑所面对的信息含量越来越多,鉴于此,编辑人员在出版和审核一些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文学作品的品质和内涵,将一些内容低俗、庸俗的作品过滤在审核之外。最后,身为编辑人员,要正确认识个人利益和社会效益的辩证关系,在出版和审核作品的过程中,不能过分注重个人效益。比如在出版一些作品的过程中,编辑要考虑到该作品出版后可能引发的社会反响,不能为了金钱盲目出版作品。1.2 具备良好的精品意识传媒类作品虽然具有一定的市场价值,但是其本质上属于文化类产品。结合前文可知,传媒类作品质量的高低不仅会对读者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一些具有正能量的传媒类作品还可以提高大众的个人素养。鉴于此,从事编辑出版行业的人员一定要采取多种手段提高传媒作品的质量。综合来说,高质量的传媒类作品具备以下几个特征:1)高质量、精美、简洁的外部包装,众所周知,精美的外部包装可以吸引读者的眼球;2)优秀的内容,高质量的作品除了拥有良好的外部包装之外,还拥有丰富和精彩的内容,那些经得起时间考验和定位准确的作品不仅可以获得良好的口碑,同时还受到读者的青睐。鉴于此,编辑行业从业人员一定要具备良好的精品意识。例如编辑在对传媒作品的质量进行检验时,一定要对其内容进行检验。比如可以按照该作品所反映的核心价值观和其中的思想内涵为标准进行检验,对一些核心价值观不突出或者崩坏的作品进行修改或删减。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繁荣文艺创作,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加强现实题材创作,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除了对出版作品的内容进行把关之外,还要采取多种手段提高传媒作品的质量。以图书出版为例,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部分编辑从业人员人员盲目追求市场经济效益,不重视图书作品的质量,从而导致一部分质量差且内容差的作品流入到市场销售之中。基于此,身为编辑行业从业人员,在出版和编辑作品时,要始终坚持精品意识,通过提高作品的质量来赢得市场和读者。1.3 具备优秀的创新精神创新一方面可以大幅提高传媒作品的质量,同时也是推动传媒行业发展的原生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如果想要实现伟大复兴,就必须坚持创新,只有通过源源不断的创新,才能够推动国家发展。”传媒行业也是如此,当前,在互联网媒体的冲击下,传统媒体的未来无法预期,鉴于此,传统媒体行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开辟一条生路,就必须做好创新工作。对于图书出版编辑而言,创新意识尤为重要,原因在于出版工作的专业特点,即向大众传递新思想和新知识,这也就要求,编辑应当与时俱进,从图书出版的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入手,齐头并进,才能发挥一个优秀编辑应有的作用。一是要提高对于图书出版的创新意识,认识到当今图书出版业对出版工作的创新性要求,避免因循守旧的固有思想,不要以编书匠作定位,编辑要参与到图书前期后期的所有工作中,创新意识也应贯穿全过程。二是编辑应对图书内容更加关注。读者购买图书,往往看中图书本身的内容,而非各种噱头和包装,因此,编辑也应本着内容创新的理念组织工作。三是要求编辑在图书的包装以及装帧设计上下功夫。尽管我们要求编辑应以图书内容为工作的核心,但这并不意味着放弃图书本身的外在设计。图书的装帧设计是一种直观的外在表现,具有美学价值,同时,外在也能承担表现图书内容的功能。另外,从市场营销的角度考虑,一个好的图书装帧设计,往往会第一时间吸引自己的读者,从而激发潜在读者的购买欲望。图书市场上的图书设计千姿百态,大部分有趋同之势,因此,想要从图书装帧领域突出重围,必须以创新思想为引领,在每个细节之处,做到尽善尽美。一言以蔽之,图书出版的永恒驱动力就是创新,而创新,也是图书出版对编辑的要求与期待。2 工匠精神2.1 工匠精神的概念界定工匠精神是一种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象征,要求各行各业的从业者,都应热爱本职工作,像匠人一样完成工作任务。具体到图书编辑工作,业界已经形成了这样的共识,即编辑应当事先选定一个或者两个编辑领域,然后基于自己所学知识,持之以恒解决工作上的难题,它是一个并不断吸收新知识,实现个人成长,业务不断精进的过程。2.2 编辑发扬工匠精神的意义图书是作为一种古老的记载文化知识的有形载体,延续至今,更需要每一个编辑人悉心呵护,发挥工匠精神,不辱使命。新时代人类文明的进步,需要不断地向社会推出优秀的传世之所,这更需要具有工匠精神的编辑勉力。当然,不可忽视当前出版压力的加重,给编辑的工作带来一定负面影响,比如为了应对出版速度,需要考虑牺牲精益求精的时间。但是,作为文化传播的把关人,编辑们一定要固守自己最后的底线,不能“乱花渐欲迷人眼”,忘记最初的心,一定要以工匠精神,细细研磨图书内容,不容一分一毫的懈怠。2.3 发扬工匠精神的有效策略要成为一个优秀编辑,发挥匠人精神,需要编辑拥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这是首要要求。编辑的工作对象就是图书,一本新书的诞生,需要编辑不断地取舍,提出建议,发现错误等,具有较高的文化含量,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编辑如果不具备相应的文化知识,是难以做到得心应手的。博览群书是提升编辑文化和职业素养的有效途径,通过持续有效地吸收新鲜知识,定时更新自身的知识数据库,可以帮助编辑灵活地应对工作内容。编辑的工作具有琐碎杂乱的特性,很容易在繁杂的工作中失去对工作的热情。工匠精神有助于提高编辑对工作的专注。编辑要习惯做幕后英雄,怀着一颗奉献之心,献身于编辑工作中。对于广大的读者而言,他们最关注的往往是图书的内容,然后就是图书的作者或者出版社,但是,对于在幕后默默审核图书标点符号和字体错别字的编辑们,很少会有人主动关注,甚至有许多人根本不了解图书编辑这一职业。然而,图书出版行业缺失了编辑是难以高效健康运作的,这是一份不可或缺的职业。3 结语图书是知识传播的重要载体,是文明记载的必要介质,而一本好书,更是人类精神的食粮,具有穿透时空的影响力,影响后世。一个图书编辑,看似微笑,其实它在图书出版和文化传播事业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每一个编辑人,对此都要有清醒的认识,并不断地向社会提供优秀书籍,赋予职业荣誉感。图书编辑虽然艰辛,但其中的快乐又不可为外人道也。总之,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编辑工作上发光发热,实现人生价值。参考文献[1]吴科旭.工匠精神与技能型人才职业素养:诉求、价值与路径[J].继续教育研究,2018(1):87-90.[2]詹杏芳.工匠精神视角下青年期刊编辑职业素质提升研究[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8(3):118-121.[3]方贵京.论编辑素养与工匠精神[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8(1):167-168.

文章来源:教育文化论坛 网址: http://jywhlt.400nongye.com/lunwen/itemid-8881.shtml


上一篇: 新时代西藏学生民族团结教育培养路径研究
下一篇: 中国政治与国际政治论文_布林肯访非,美加大对非倚重为哪般



点击在线投稿

 
/ / /
 
 
 
 

Copyright 2001-2021 400农业期刊网版权所有 做最专业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本站不是《教育文化论坛杂志社》官网,如果需要联系官方杂志社,请联系客服索取网站或者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