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文化论坛》杂志社
首页 > 期刊导读
 
/ / /
 

倡导T态教育促进基础教育文化协调发展研究

 
来源:教育文化论坛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22
 
教育文化,是某一区域教育要素形态的统称,表现在教育学派、教育特色、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等之中。一种教育文化,常常会影响一个时期教育的走向。一般情况下,一种教育文化的呈现往往是各种因素平衡的结果。因此,人们所能感知的教育文化未必是尽善尽美的。本文对倡导T态教育、促进基础教育文化协调发展进行研究。 一、教育文化不协调发展的问题 文化应该丰富多彩。但在教育过程中发现,有时存在“一个区域一种教育声音”的文化现象,这不利于教育事业的多元协调发展,甚至可能让学校教育改革产生偏差。分析其原因,往往与教育学派有关。教育学派为了扩大学术影响力,利用工作室、研究中心、项目(课题)团队等平台吸纳人员,扩充专业团队,这很正常。若某些教育学派领导者同时也是教育行政领导,或因其学术影响力能左右教育行政领导,这样就可能出现以行政力量区域性推动某些教育学派教育理念的现象,导致某一区域片面强调某一教育理念,某种程度上忽视其他与之争鸣的教育理论。这可能带来教育文化的不协调发展。而一些教育文化在表现出解决教育问题的愿景之外,因为缺少反思与制衡,有时可能带来一些新的教育问题。 二、T态教育协调教育文化 T态教育,以“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出自《礼记·儒行》)为价值取向,是一种主张教育元素纵(记作“|”)横(记作“—”)交织、纵横互益、纵横相生的教育理论体系。T态教育不是学派,而是一种基于中国传统哲学的和合观,符合脑科学、传播学与教育心理学等现代科学理论的原理性理论体系。因为其原理性,T态教育对各种教育学派具有包容性和协调性,能具体指导课程建设、课堂教学等育人工作。 T态教育的纵与横,一显一隐、一动一静、一深一广。鉴于T态教育的意旨,教育行政部门与教育工作者审视教育,要跳出非此即彼的思维定式,纵与横不可只顾其一,而是必须兼顾。笔者分析发现,T态教育至少可以协调以下教育文化,避免发生教育文化不协调发展的问题。 1.协调学科主义与综合主义 关于设置与开发怎样的课程,分为两派。学科主义派主张学科本位,本学科不应承担其他学科的教育功能而影响自身的纯粹性。如语文学科回归语言文字属性,通俗地说,就是不要把语文课上成历史课、故事课。综合主义派以世界的整体性为逻辑起点,以解决未来的问题需要跨学科跨领域为依据,主张设置综合课程,认为学科教学要融入其他学科的内容,拓展学生视野,深化学生对问题的认知。而T态教育理论可以融合学科主义与综合主义的观点,因为T态教育以纵向推进的综合性的“行”为先导,在活动中横向融通各门学科的“知”,能凸显各门学科的教育价值。 2.协调人本主义与群本主义 关于教育的出发点,分为两派。人本主义派提出学生主体论,认为教育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群本主义即以社会为本,强调教育要满足社会需要。群本主义派在中国具有传统,古代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现代倡导“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人本主义与群本主义,孰重孰轻?要由T态教育观来协调。T态教育的一纵表示学习个体的自主探索,一横表示与学习伙伴或其他学习支持者的联系。在教育过程中,两者同等重要。 3.协调时间主义与空间主义 教育是在一定的时空中发生的,关于应该注重时间还是空间,分为两派。时间主义派认为,应该围绕教育目标精选教育内容,节约教育时间,促进学生“接受”,缩短教育进程。空间主义派认为,时间主义派以做题的正确率衡量教学的有效性,以训练题为主编写学案,忽视教育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窄化了教育。他们主张要形成能力,在社会实践的广泛空间中而非仅仅在课堂中检验教育的效果。而T态教育的一纵表示时间,一横表示空间,认为教育是时空中的教育,教育不能只求“速达”,教育也不能脱离课堂,必须兼顾节约教学时间与拓展活动空间。 4.协调活动主义与知识主义 关于教育最终要获得什么的问题,分为两派。活动主义派强调教育是一种活动,要让学生获得真切的活动体验。如建构主义主张学生基于原有的知识经验自主建构,快乐教育主张在快乐中学习,研究性学习主张学生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知识主义派表现出对学科知识完备性、系统性的追求。这一学派认为,正因为重视学科知识的系统性,中国的基础教育才扎扎实实。而T态教育一方面注重一纵,让学生参与活动,在发现问题与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另一方面注重一横,让学生关注学科的整体性,学会把学科知识融会贯通。 5.协调自然主义与工具主义 关于是否注重使用工具,分为两派。自然主义派认为教师只要夯实教学基本功,形式简单照样能上好课,很多外围的工具都是花架子,增加教育的成本。工具主义派主张教育要跟上时代步伐,注重教育装备现代化,借用工具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提倡微课程的,主张录制教学时间简短、教学内容精简的课程,供学习者通过媒体进行学习。而T态教育,因“T”的一纵表示本来具足的自然行进,一横表示运用工具的向外求取,表现出自然主义与工具主义的协调:既不拒绝先进的教育技术,也要顾及当前教育的实际与原生态。 6.协调深度主义与广度主义 关于教育内容应该求深还是求广,分为两派。深度主义派的逻辑起点是未来社会需要在专业领域有见地的专业人才,主张求深。如“深度学习”主张要让学习者有深刻的理解与体悟。广度主义派主张求广,这在中国是有传统的。如孔子说过“博学于文”。博览群书、学富五车、满腹经纶、博学多才是传统的人才标准。学习究竟应该是求深还是求广?T态教育给出了答案。T态教育的一横代表广度,要求广泛涉猎;一纵表示深度,要求深入挖掘。学生在需要深入时,需要借助广度的支撑;而在到达一定的深度后,又会追求新的广度。 7.协调抽象主义与具象主义 关于培养学生什么类型的思维,分为两派。抽象主义派认为具象主义会扼杀抽象思维,主张不依赖具象,加强抽象思维的训练。具象主义派认为学生须经由具象才能进行有效的抽象思维。如情境教育主张创设情境实施教育。而T态教育理论认为,具象包括种种符号,作横向发散;抽象即思维的升级,作纵向提升。具象与抽象的关系,就如一个倒置的“T”。具象有助于培养人文情怀,宜向广处拓展;抽象有助于培养理性精神,宜向高处提升。 三、T态教育协调教育文化的注意点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面对教育文化的偏废,应该秉持T态教育观,以其科学理论予以纠正。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有三点需要注意:一是注重营造民主氛围,鼓励相互借鉴;二是避免行政站边,促进公平竞争;三是完善评价机制,引导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教育文化不协调发展可能会让教育走向出现偏差。要倡导具有辩证性、包容性和发展性的T态教育,以费孝通先生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思想为指导,以厚德载物的心态、自强不息的作为让各种积极的教育文化都能在教育天地里绽放光彩,相互制衡、相互补救、相互启发。如此才能更好地实现文化育人,培养时代英才。 [1]赵光磊,于伟.教育文化研究:走向教育生活与教师发展[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16). [2]丁念金.中国教育文化中的最高价值[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2). [3]李广,马云鹏.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价值取向的特征及其文化阐释[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1). 教育文化,是某一区域教育要素形态的统称,表现在教育学派、教育特色、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等之中。一种教育文化,常常会影响一个时期教育的走向。一般情况下,一种教育文化的呈现往往是各种因素平衡的结果。因此,人们所能感知的教育文化未必是尽善尽美的。本文对倡导T态教育、促进基础教育文化协调发展进行研究。一、教育文化不协调发展的问题文化应该丰富多彩。但在教育过程中发现,有时存在“一个区域一种教育声音”的文化现象,这不利于教育事业的多元协调发展,甚至可能让学校教育改革产生偏差。分析其原因,往往与教育学派有关。教育学派为了扩大学术影响力,利用工作室、研究中心、项目(课题)团队等平台吸纳人员,扩充专业团队,这很正常。若某些教育学派领导者同时也是教育行政领导,或因其学术影响力能左右教育行政领导,这样就可能出现以行政力量区域性推动某些教育学派教育理念的现象,导致某一区域片面强调某一教育理念,某种程度上忽视其他与之争鸣的教育理论。这可能带来教育文化的不协调发展。而一些教育文化在表现出解决教育问题的愿景之外,因为缺少反思与制衡,有时可能带来一些新的教育问题。二、T态教育协调教育文化T态教育,以“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出自《礼记·儒行》)为价值取向,是一种主张教育元素纵(记作“|”)横(记作“—”)交织、纵横互益、纵横相生的教育理论体系。T态教育不是学派,而是一种基于中国传统哲学的和合观,符合脑科学、传播学与教育心理学等现代科学理论的原理性理论体系。因为其原理性,T态教育对各种教育学派具有包容性和协调性,能具体指导课程建设、课堂教学等育人工作。T态教育的纵与横,一显一隐、一动一静、一深一广。鉴于T态教育的意旨,教育行政部门与教育工作者审视教育,要跳出非此即彼的思维定式,纵与横不可只顾其一,而是必须兼顾。笔者分析发现,T态教育至少可以协调以下教育文化,避免发生教育文化不协调发展的问题。1.协调学科主义与综合主义关于设置与开发怎样的课程,分为两派。学科主义派主张学科本位,本学科不应承担其他学科的教育功能而影响自身的纯粹性。如语文学科回归语言文字属性,通俗地说,就是不要把语文课上成历史课、故事课。综合主义派以世界的整体性为逻辑起点,以解决未来的问题需要跨学科跨领域为依据,主张设置综合课程,认为学科教学要融入其他学科的内容,拓展学生视野,深化学生对问题的认知。而T态教育理论可以融合学科主义与综合主义的观点,因为T态教育以纵向推进的综合性的“行”为先导,在活动中横向融通各门学科的“知”,能凸显各门学科的教育价值。2.协调人本主义与群本主义关于教育的出发点,分为两派。人本主义派提出学生主体论,认为教育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群本主义即以社会为本,强调教育要满足社会需要。群本主义派在中国具有传统,古代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现代倡导“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人本主义与群本主义,孰重孰轻?要由T态教育观来协调。T态教育的一纵表示学习个体的自主探索,一横表示与学习伙伴或其他学习支持者的联系。在教育过程中,两者同等重要。3.协调时间主义与空间主义教育是在一定的时空中发生的,关于应该注重时间还是空间,分为两派。时间主义派认为,应该围绕教育目标精选教育内容,节约教育时间,促进学生“接受”,缩短教育进程。空间主义派认为,时间主义派以做题的正确率衡量教学的有效性,以训练题为主编写学案,忽视教育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窄化了教育。他们主张要形成能力,在社会实践的广泛空间中而非仅仅在课堂中检验教育的效果。而T态教育的一纵表示时间,一横表示空间,认为教育是时空中的教育,教育不能只求“速达”,教育也不能脱离课堂,必须兼顾节约教学时间与拓展活动空间。4.协调活动主义与知识主义关于教育最终要获得什么的问题,分为两派。活动主义派强调教育是一种活动,要让学生获得真切的活动体验。如建构主义主张学生基于原有的知识经验自主建构,快乐教育主张在快乐中学习,研究性学习主张学生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知识主义派表现出对学科知识完备性、系统性的追求。这一学派认为,正因为重视学科知识的系统性,中国的基础教育才扎扎实实。而T态教育一方面注重一纵,让学生参与活动,在发现问题与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另一方面注重一横,让学生关注学科的整体性,学会把学科知识融会贯通。5.协调自然主义与工具主义关于是否注重使用工具,分为两派。自然主义派认为教师只要夯实教学基本功,形式简单照样能上好课,很多外围的工具都是花架子,增加教育的成本。工具主义派主张教育要跟上时代步伐,注重教育装备现代化,借用工具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提倡微课程的,主张录制教学时间简短、教学内容精简的课程,供学习者通过媒体进行学习。而T态教育,因“T”的一纵表示本来具足的自然行进,一横表示运用工具的向外求取,表现出自然主义与工具主义的协调:既不拒绝先进的教育技术,也要顾及当前教育的实际与原生态。6.协调深度主义与广度主义关于教育内容应该求深还是求广,分为两派。深度主义派的逻辑起点是未来社会需要在专业领域有见地的专业人才,主张求深。如“深度学习”主张要让学习者有深刻的理解与体悟。广度主义派主张求广,这在中国是有传统的。如孔子说过“博学于文”。博览群书、学富五车、满腹经纶、博学多才是传统的人才标准。学习究竟应该是求深还是求广?T态教育给出了答案。T态教育的一横代表广度,要求广泛涉猎;一纵表示深度,要求深入挖掘。学生在需要深入时,需要借助广度的支撑;而在到达一定的深度后,又会追求新的广度。7.协调抽象主义与具象主义关于培养学生什么类型的思维,分为两派。抽象主义派认为具象主义会扼杀抽象思维,主张不依赖具象,加强抽象思维的训练。具象主义派认为学生须经由具象才能进行有效的抽象思维。如情境教育主张创设情境实施教育。而T态教育理论认为,具象包括种种符号,作横向发散;抽象即思维的升级,作纵向提升。具象与抽象的关系,就如一个倒置的“T”。具象有助于培养人文情怀,宜向广处拓展;抽象有助于培养理性精神,宜向高处提升。三、T态教育协调教育文化的注意点一叶障目,不见泰山。面对教育文化的偏废,应该秉持T态教育观,以其科学理论予以纠正。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有三点需要注意:一是注重营造民主氛围,鼓励相互借鉴;二是避免行政站边,促进公平竞争;三是完善评价机制,引导健康发展。综上所述,教育文化不协调发展可能会让教育走向出现偏差。要倡导具有辩证性、包容性和发展性的T态教育,以费孝通先生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思想为指导,以厚德载物的心态、自强不息的作为让各种积极的教育文化都能在教育天地里绽放光彩,相互制衡、相互补救、相互启发。如此才能更好地实现文化育人,培养时代英才。参考文献:[1]赵光磊,于伟.教育文化研究:走向教育生活与教师发展[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16).[2]丁念金.中国教育文化中的最高价值[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2).[3]李广,马云鹏.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价值取向的特征及其文化阐释[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1).

文章来源:教育文化论坛 网址: http://jywhlt.400nongye.com/lunwen/itemid-8879.shtml


上一篇: 生本课堂的启迪
下一篇: 中国政治与国际政治论文_布林肯访非,美加大对非倚重为哪般



点击在线投稿

 
/ / /
 
 
 
 

Copyright 2001-2021 400农业期刊网版权所有 做最专业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本站不是《教育文化论坛杂志社》官网,如果需要联系官方杂志社,请联系客服索取网站或者电话。